欢迎登录中惠利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网站!

联系电话:13180055605

NEWS CENTRE

新闻资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什么是医疗管理?包括哪些?发展阶段梳理

发布时间:2023-07-11 10:49:44      点击次数:1936

1 医疗管理的定义和分类

医疗管理是指对医院医疗系统全过程所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以使医院的医疗达到最佳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它包括医疗技术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技术管理是指对医疗工作中涉及的技术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和管理,它是医疗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医疗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前提,注重发挥医院整体医疗功能,抓好常见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病的诊疗、护理技术。医疗质量管理是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医疗服务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系统改进、持续改进的过程


2 我国医疗管理发展阶段

从发展路径看,我国医疗事业在2009年新医改之前经历了一次放权改革与危机后的折返(2003年SARS之后反思医改方向,增加政府投入),新医改之后的十二五、十三五改革管理重心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等方面,其核心是医疗资源覆盖面的扩大,旨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政策框架,以及相应的服务、保障和监管体系。

(1)1985-2002年:政府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市场化逐步渗透,改革管理机制,扩大医院自主权

重要事件:199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要求医院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2003-2008年SARS之后反思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增加政府投入2005年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2)2009-2011年:2009年确立新医改方向: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经过2009-2011三年努力,三项基本医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

重要事件: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五项重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此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012-2015年: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把公立医院改革尤其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社会办医

重要事件:2012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各方面综合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到2015年,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4)2016-2020年: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重要事件:2016年《“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到2017年,基本形成较为系统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政策框架;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2021-2022年: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重要事件:2021年“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


上一条: 医疗保险
下一条:延缓衰老,从全身抗衰开始!

返回列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闻